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614202
支持向量机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第6期
     2.7肾小管损坏判别模型的应用用肾小管损坏判别模型对由肾毒性判别模型确认有肾毒的16个中药成分进行判别,阳性结果有10个,分别是大黄素、大黄酸、马兜铃酸、马兜铃酸Ⅱ、雷公藤酮、七叶皂苷、别鹅去氧胆酸、紫杉醇、没食子酸和葛根素,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这10种中药成分可能是通过直接损害肾小管,影响肾小管功能而产生肾毒性。

    大黄酸和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有效成分,据研究二者均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21];国内外关于马兜铃酸对肾细胞产生的毒性及其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可直接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22];七叶皂苷是中药娑罗子提取物中总皂苷成分之一,研究显示七叶皂苷能对肾细胞产生毒性[23];别鹅去氧胆酸是鲤鱼胆的有效成分,而生鱼胆是生物毒素,可使肾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因供血不足而坏死[24]。肾小管损坏判别模型筛查出的10个中药成分中已有6个化合物有文献佐证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也进一步说明肾小管损坏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83 字符